GNOME Planner

Plans are nothing; planning is everything. — Dwight D. Eisenhower

Planner 是跨平台的簡易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系統 (mmm 可以想像成稍複雜、更細膩的 Todo list),亦提供甘特圖等功能,算是輕鬆好上手的東西。

格式

檔案格式是蠻容易懂的 XML,雖然不知道他的 schema 在哪裡(也就無從驗證格式),不過應該是很容易寫程式來處理。

Issues

多大的專案夠格獨立分拆出去?

由於經常會發生多個專案一起跑的狀況,所以如果就資源分配的觀點來講,很多同時期的專案放在同一張表中會比較容易查,但這讓整張圖表稍嫌複雜、查看時容易分心不知道重點在哪裡,Planner 0.14.4 的「要徑」功能好像也容易誤判(理想上這個「要徑」應該是每個單一專案的關鍵,那如果把很多個專案混在一張表上、電腦不知道哪邊屬於「一個單獨專案」的範疇。)

如果「多表聯合運作」的問題可以解決,我想或許還是得每個專案獨立一張表。

多表聯合運作

多表聯合運作主要是因為下列需求

  1. 共同檢視資源分配(主要用在同時會有很多專案一起跑的情況,如果同時只執行一個專案就沒差。)
  2. 共用行事曆(總不會一個小組裡每個專案用不同的行事曆吧?)
  3. 相同的資源(特別是人力部分,小組的人力雖可能時有變動,但應該還是有固定幾個人、以及他所專屬的行事曆)

Planner 新版好像正在測試連結資料庫協同運作,不過團隊開發速度十分緩慢,估計這一兩年(!)內大概是看不到比較可用的功能。由於他本身的 XML 格式很簡單,另外寫程式處理分割或組合似乎也十分可行。

為什麼隸屬於「材料」的資源分配到工作上也可以加快工作效率?

這應該是 Bug。

將多一點「人」分配給工作,可以讓工作早點做完,在直線思考上很合理;不過,把多一點「材料」分配到工作上,工作居然可以早點做完,那還蠻神奇的…

怎麼做到「某事件發生的兩天前,必須完成某工作」這樣的功能?

我做不到。

「某事件」很可能是一個里程碑,「在某事件前要完成某工作」也可以用 SF 的想法來指定先決條件,但在某事件發生「的兩天前」這種事情似乎就是辦不到,設定在某工作上設定 SF 時的「延時」一律是向後延而不能向前推。

目前的暫用解法是特別為這種需求的工作橋日期,很髒,但想不到別的辦法。

我習慣的操作順序

http://053lkfpw.wikidot.com
http://yayfapih.wikidot.com
http://chdjhydo.wikidot.com
http://fosjwe.wikidot.com

還在微調中,目前是這樣:

  1. 定義資源 檢視 > 資源:把可用的人力與物力訂出來,為人力指定適合的行事曆。如果還沒有編輯過行事曆,則以行事曆 分頁的 編輯行事曆 鈕開啟行事曆管理畫面。
    • 定義行事曆 專案 > 管理行事曆:把可能用到的行事曆形式都做出來,例如「每週貢獻五小時」、「每週貢獻十小時」那類的。
  2. 粗略定義工作 檢視 > 工作:先把大項目都列出來,快速鍵 Ctrl+I 是新增工作、Ctrl+Shift+I 是目前選定工作縮排。
    • 里程碑 其實可以直接想成是一定要再某個時間點發生的事情,例如交件期限那類的
    • 工作 如果是我翻譯會翻為「所需工時」,這邊的「1日」指的都是 8 個小時、「1週」則是 5 天。可以輸入簡寫例如 3d(3天)、2w(2週)、5h(5小時)。
    • 資源 分頁裡勾選某資源(人、物)後,後面的「單位」是百分比的意思。例如某個人應該全心全意為這工作付出,那就是 100。
    • 先決條件 可以等下再到甘特圖裡設定
    • 勾選 固定持續時間 後他會依據所需的 工作時數 及資源數目,自動分配每項資源應該花多少精神在這工作上頭。
  3. 定義先決條件 (甘特圖 檢視 > 甘特圖:如果是 FS (某工作結束後,這個工作才可以開始)的情況,可以直接在甘特圖上用拖拉方式來來定義,其他的好像就得進去選單操作了。由於 Planner 編輯工作時所開出來的視窗並不是獨佔式的(也就是,開了工作內容細節視窗時,一樣可以在原來的視窗中做別的事情,甚至多開好幾個工作內容視窗),所以如果有雙螢幕此時就很好用。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本站文字除特別聲明者外,係採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 2.5 台灣授權條款授權,利用前請見說明